欢迎访问 著作权舆情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财产权 >【本网】“连家船民”唱响扶贫渔家傲

【本网】“连家船民”唱响扶贫渔家傲

时间:2018-05-28 16:26:02 作者: 来源 点击:

\ 这是宁德连家船民海边住的船寮。(资料照片)   连家船上的渔民终生漂泊在水上,世代以小木船为家,居无定所,是一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特殊贫困群体。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些渔船大都是破败不堪的,没有电、没有水,低矮、昏暗、潮湿,一家几代人都住在里面。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说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有的渔民连船都没有了,只好在岸上用油毛毡、编织袋搭一个窝棚,夏热冬寒,难挡风雨,还不如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住的窑洞。因为常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渔民们普遍身材矮小、两腿内弯,生活的贫困加上社会的歧视,使他们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连家船民以及他们以往凄苦生活的描述。   连家船民的这种处境,让总书记心里感到很不安,他下决心不能让乡亲们再漂泊下去。1998年底,习总书记在福安主持召开了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当时他说,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福建的小康。这件事非做好不可,要让所有的连家船民都能跟上福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地过上幸福生活。   经过艰苦努力,到21世纪初,连家船现象在福建基本都消灭了,数万人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生活,过上了安稳日子。从海上漂到海角明珠,连家船民演绎了一段搬上岸、能致富的故事。   中国人权网记者近日走访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溪邳村地处闽东东南沿海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是福安市连家船民聚集的纯渔业村,全村632户2716人,拥有海域面积5000亩、滩涂面积3000亩。村域经济主要以水产养殖、内海捕捞、海产品销售、海上运输为主。   走进溪邳村新村,渔民公园坐落村前,一条宽敞笔直的街道从村头延伸至村尾,两侧是一幢幢三层半新楼房,景象一新。 \ 摆在溪邳村村口的连家船展品。(中国人权网记者 石坚 摄) \ 福建宁德市溪尾镇溪邳村,连家船民告别了风雨飘摇,过上了安居乐业新生活。(中国人权网记者 石坚 2018年5月22日摄)   记者在其中一幢新楼的门前停下脚步,门牌上写着渔家傲路11号,这是连家船民后代刘荣全的家。   我生下来就在船上,兄妹4人,全家7、8口人挤在2米多宽、7米长的船上过生活。那时候,父母也想上岸,但是穷没有钱,上岸无法生存。我记得那时候父亲帮人家挂海蛎,干一天才两三块钱。后来直到父母去世都还是在船上。回忆起成年前的海上漂泊生活,刘荣全仍记忆犹新。   家,让祖祖辈辈连家船民魂牵梦萦。出于上岸定居的强烈愿望,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连家船民开始先后零星上岸,溪邳村从无到有。90年代末,宁德启动造福工程,拉开了连家船民大规模搬迁上岸的序幕。政府免费提供土地,负责路、电、水、通讯、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工作。对上岸的船民,每人建房补助650元。最后从2008年至2013年,剩余137户661人全部上岸定居。   刘荣全就是随最后一批上的岸,一家人盖了这个三层半的小楼,当时政府每人补贴2500元,全算下来他盖楼花了30多万元。   安置好所有连家船民,更要解决好他们上岸后的生活出路问题。要搬得走、住得下,还得稳得住、富起来。如今,讨小海已过时,渔民转型也蔚然成风。   我2008年上岸,以前养鱼十几年赚了100多万。因为鱼生病,又亏了100多万。但是,我的朋友们觉得我行,信任我,借给我资金,我又投了一千多万现在做海鲜生意,一年的纯收入有15万元。46岁的溪邳村村民刘荣全坦言,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造福工程成为溪邳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开始。数据显示,2017年,溪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756元,上世纪90年代初仅850多元;村财收入也从当初的6.6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16万元,实现了村民和村财收入双四番。   海上的渔民深受没文化的苦,我只念到小学三年级,现在想考个驾照都困难。像我们家这样的收入在村里算是中等,家里支出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供三个孩子读书,大儿子在厦门读大专,今年就要毕业了,还有两个孩子在读寄宿制小学。提起他的孩子们,刘荣全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大儿子毕业后能够出去创业。 \ 连家船民后代刘荣全和她的妻子。(中国人权网记者 石坚 摄)   没有经历过连家船生活的溪邳村新生代也许很难体会到祖辈的艰苦,造福工程为渔民带来了安居,更带来了乐业。   溪邳村村民主任江宽全说,溪邳村在精准扶贫上积累了两个好经验:一个是设立党内帮扶救助基金,另一个是成立经济发展互助协会,这两个帮扶机制都旨在解决困难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拓展经济互助协会规模和生产项目,协调好支农信贷和小额贷款对渔业产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型经济组织,成立网箱养鱼、塘内养殖品牌、无公害生态滩涂养殖等三个合作组,在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上下功夫,创建溪邳海鲜品牌。   江宽全说,村党总支凝聚力强,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修建了村级敬老院、村委综合服务中心、渔民公园;完善了新村及各集中安置点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定时抓好清洁家园环境整治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   十几年来,全村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150多人,考上本二、本一的大学生还会分别给予2000元至3000元的奖励金。目前,成为国家单位工作人员的有100多人。这在海上漂的日子里根本无法想象。   2008年溪邳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四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国家级最美渔村荣誉称号。2018年,该村被列入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溪邳村的嬗变,是福建宁德扶贫开发的一个缩影。该市实施造福工程20余年来,共完成搬迁39.9万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多亿元,搬迁总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整体搬迁自然村3000多个,新建续建造福工程安置点1031个,其中百户以上安置点120多个。2.5万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   从2012年开始,我国启动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以改善这些渔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根据住建部统计,以船为家的渔民重点分布在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大江大河、湖泊水库,摸底总数为7.4万户,其中符合安居工程条件的渔民7.1万户。截至2017年2月,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近30亿元,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基本完成,洗脚上岸的渔民过上了新生活。   宁德是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如今脚踏实地的连家船民上岸后,脱贫率达到96%以上,树起了扶贫攻坚的闽东样本。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著作权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著作权舆情网 zbqyq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399号-6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