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著作权舆情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财产权 >种黄花 惠了小家惠大家

种黄花 惠了小家惠大家

时间:2018-05-28 16:25:56 作者: 来源 点击:

山西省大同县聚焦产业扶贫,引导黄花规模化种植,完成政策兜底外贫困户人头至少一亩黄花的目标,实现稳步脱贫;同时,发展村集体经济,集中资金、土地等要素抱团致富;还建立人才库,吸引外出创业人才和本土人才进入村委班子,开办新农民夜校,为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山西大同县就是其中的一个贫困县。当地依托特色产业大同黄花,在夯实脱贫产业基石的同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贫困户脱贫了,村集体也走上脱贫致富路。   目前,全县村社一体合作社33个,覆盖10个乡镇,种植黄花2.1万亩,采摘期每亩毛收入5000元,每村每年平均增收318万余元,极大提升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帮扶贫困户   一人种一亩   今年开春,大同县西坪镇下榆涧村志海合作社理事长杨旗一个月时间就买进卖出800多万株黄花种苗。杨旗说,种植8年以上的黄花都可以疏苗挣钱,老百姓卖苗子一亩能挣万把块。   县委书记王凤瑞感慨地说:2011年刚到县里时,一株苗8分钱都卖不动,现在3毛钱一株,还很抢手。   大同黄花全国闻名。但长期来,因为种植黄花周期长见效慢、采摘期短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等困难,始终没有规模化。   近几年,大同县在产业引导上全面发力,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地就修到哪,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等政策补贴跟着老百姓需求走,黄花种植井喷式发展。   据统计,2010年全县黄花可采摘面积不足万亩,现如今,种植面积已达14.5万亩,其中6万亩进入采摘期,产值增加了3.5亿元,形成倍加造、西坪两个万亩黄花片区,3个万亩乡镇、3个5000亩乡镇、18个黄花专业村。   采摘期亩均收益在万元以上,种黄花就像种黄金,稳步脱贫。党留庄乡兴胜村老党员李玉喜动员子女齐上阵,一口气种了370多亩黄花。县委王书记到村里开党群座谈会,两个多小时算投入讲产出,把政策扶持讲透了,说得人心直痒痒。   其实农民思想并不保守,只是想保险。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说:农产品成于规模,规模越大,品牌效果越明显,大同县充分发挥组织力,做好种苗、灌溉等基本农田配套,解决加工销售难题,让老百姓真正感觉到保险了,才汇聚起干群齐心的磅礴力量。   2017年底,大同县通过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村支部帮扶等形式,实现3.3万贫困人口种植黄花4.3万亩,完成政策兜底外贫困户人头至少一亩黄花的目标。   村集体抱团   种好公家田   贫困户脱贫了,村集体也要脱贫,兴胜村党支部书记武斌不甘落后,去年我们村集体种了150亩黄花,今年流转土地再种50亩,有了这200亩黄花,村集体一年最少收入100万元。   在倍加造镇任家小村,望着绵延1000亩的簇簇绿色,村支书刘海云豪情万丈,这辈子腰杆从没这么硬气过。   村集体组织没有钱,经济力量弱,影响服务群众的能力。相当一部分村组织靠欠债做事,时间一长,债台高筑,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王凤瑞说,依托黄花主导产业,大同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狠抓村集体经济发展。   去年4月,倍加造镇9个村集体出资207万元组建联赢强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在任家小村流转土地1000亩,全种上了黄花。执行董事、经理刘海云说,尽管去年春旱,但水利上打了3眼机井,再加上精心管护,成活率在80%以上。   入股的钱从哪来?倍加造镇毗邻大同市区,有6个村子用的是占地补偿款,其余3个村靠集体土地流转收入。有的村集体账上有点小钱,但没适合种黄花的水浇地,有的是有地没钱,大家抱起团来,集中资金资源,扬长避短,共同致富。镇长程叶生说。   刘海云介绍,虽然黄花种植到第三年才有收益,但精心管护,今年能有小部分收益,大约亩均5001000元左右,明年每亩可收入5000元,各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5万元。到2020年黄花进入盛产期,各村集体每年收益将增长至35万元。   在收益分配上,留足发展资金外,各村可提取部分收益发展村内公益事业。刘海云说,黄花种植是集体经济的一期工程,等有了家底就可以多元经营,搞黄花加工,组织劳务输出等。   大同县坚持找准各乡村优势和特色,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游则旅游,村集体经济在黄花、经济林、蛋鸡养殖、景观农业、田园综合体建设上齐发力。   在周士庄镇,2017年起主抓林业结构调整,生态林经济林同步发展,实施采凉山万亩槟果基地项目。三十里铺村栽种经济林1654亩。其中,村集体1100亩,包括槟果、西梅李、鸡心果、寒富苹果、苹果梨、蜜寒桃等品种。   全种的是带土丘的大苗,明年就可以挂果,后年盛产期亩均收入3000元,村集体进账300多万咧。村支书王玉金兴奋地说,过去村集体没胆气,总把土地流转出去让别人种,现在鼓励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村集体有责任种好公家田。   村村办夜校   能人回家乡   村集体经济要发展,找到好产业还不够,必须有能人。   大同县抓党建促发展,县乡村层层恳谈会招人才回家,建立956人的农村外出创业和农村本土人才库。去年换届,178名在外人才进入两委班子,有92名本土人才进入了新班子,一批政治上坚定、肯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为村子注入了活力。   峰峪乡徐家堡村支书白继跃本是册田水库退休职工。回村以后,被组织动员当了党支部书记。短短几年时间,带领22名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帮贫困户、留守老人栽种黄花、修水渠、采摘黄花。2017年全村黄花总收入达160万元,不仅脱了贫,更成了远近闻名好村子。   今年春天,白继跃依托县里的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组织群众给村集体种植200亩黄花,未来三年村集体收入能有100万元,一般30万元就是个好集体了,村里办事再也不愁钱了。   县域经济发展不到一定阶段,很难吸引外地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优先用好本地人才就是关键。王凤瑞说,为强化乡村内生动力,提升造血功能,大同县所有行政村均开办新农民夜校。王凤瑞带头,农委、党校、黄花办、扶贫、纪委、土地负责人还有优秀村支书代表全都上讲台,从十九大精神到村级党建、合作社规范运作、土地流转与确权,讲的都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最紧要的事。   今年4月初,大同县引进大连冰山集团,利用先进的真空冷冻干燥保鲜技术进行黄花深加工,改变传统晾晒,实现全营养、原生态、高安全,大大提升附加值。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加工鲜黄花可达3240吨,冻干黄花405吨。   促成项目落地的,正是大同籍的倪育进,我们公司考察了全国的黄花市场,发现大同黄花色黄味美、角长肉厚、一花七蕊,食药花特性兼具,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作为大同人,我也很乐意回家乡发展。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著作权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著作权舆情网 zbqyq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399号-6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客服QQ:871104617